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全面建成
12月4日,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全面建成,較原計劃工期提前了十個月,將于近期通車。
一、項目意義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是加強南向聯系的一條重要通道,是連接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攀西經濟區、推動“五區協同”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紐帶,同時又是四川、云南之間重要的旅游通道,對推動川滇兩省脫貧攻堅、促進沿線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和區域扶貧之路。建成通車后,對改善川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推我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將起到積極作用。
二、項目情況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路線全長約41.002公里,總投資約70.24億元,起于攀枝花市仁和區仁和鎮,止于攀枝市仁和區太平鄉,包括主線和麗攀高速公路支線。全線共有橋梁19座,隧道6座,橋隧比達81%。全線采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80公里/小時。
三、項目特點
(一)施工難度大、建設任務艱巨
攀大高速搭設橋梁19座,穿越隧道6座,涉及建設區域地質結構復雜,在施工過程中面臨瓦斯突出、高瓦斯、低瓦斯、斷層、巖爆、涌水、采空、高空作業等諸多困難和風險,施工難度極大、安全風險系數極高。特別是關鍵控制性工程寶鼎二號隧道,全長8775米,屬于左右分離式隧道,隧道最大埋深647米,施工過程中穿越煤礦富集區,涉及礫巖、泥巖等高難度圍巖,既有煤層煤線、也有采空區,其瓦斯段落之長、施工風險之大,均居全國在建高速之首?!?/span>
(二)全球首創—無人壓路機技術
2018年8月20日,四川鐵投集團采用高效、務實、共贏的校企聯合新模式,與徐工集團和清華大學簽訂三方戰略協議,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制定無人駕駛壓路機長效研發機制,并于2019年開啟了兩個階段的作業測試。2020年5月27日11時,無人駕駛壓路機機群聯動作業在四川攀(枝花)大(理)高速公路LM分部測試成功,標志著無人駕駛壓路機已經能夠滿足瀝青路面碾壓施工規范,這在全球尚屬首次!
無人駕駛壓路機系統三大亮點:
精準:無人駕駛壓路機碾壓軌跡規律有序,碾壓軌跡可精確控制在2-3厘米之間,碾壓均勻,壓實度、平整度等指標符合高等級公路的路面施工要求,確保瀝青砼路面的工程質量。
安全:通過智能手機遠程指揮多臺壓路機群聯動作業,實現路面碾壓施工現場無人化,減少壓路機操作人員數量,符合“機械化減人、智能化換人”的安全施工理念。
環保:通過在壓路機柴油發動機排氣管端頭安裝DPF(微顆粒捕吸器)和四元催化器,可凈化因發動機燃燒不充分排出的黑煙,分離尾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及刺鼻氣味,減少黑煙對空氣的污染,保障現場操作人員的健康。
(三)標準化施工打造品質工程
1.現場臨建標準化:項目部拌和站、鋼筋加工房、民工駐地等臨建設施均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并結合現場實際地形進行合理規劃并建設,整潔美觀。2.設備配置標準化:目前項目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國內領先的新設備:濕噴機、自行式仰拱棧橋、自動鋪掛防水板臺車、自行式加寬帶臺車、多功能抑塵車、電動掃地機、自行式電纜溝臺車、多功能鉆孔注漿救援一體機。3.工藝工序標準化:項目創新性的提出了八項“新工藝”,這些工藝大大提高了現場實際施工的規范性、有效性的同時,起到了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安全環保等效果,其中部分工藝已在全省推廣使用。4.安全管理標準化:隧道洞門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設立有藍牙車行道閘、人行道閘、人員進出金屬探測門、人體靜電消除器等設備設施組成的門禁系統,以及語音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人員定位系統,安全管控標準且級別高。5.環保管理標準化:對環境因素進行了識別、評價,對8項重要的環境因素建立了清單,制定了控制措施,對環境目標、指標進行了分解。
(四)八項“新工藝”
施工團隊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積極推行新工藝,主要包括仰拱整體澆筑工藝、光面爆破工藝(爆破鉆孔深度、斜插角和堵孔控制)、洞門先行工藝、防塵降塵工藝、復合橡膠立桿伸縮堵頭板工藝、中央排水溝和調平層先行工藝、縱向止水帶夾具工藝、電纜溝高分子大模板施工工藝等。目前已獲得了6項國家級專利、1項國家級QC、3項國家級工法、7項省級工法、2項省級QC,還有20余項專利及工法正在申報當中。